微植堂!進入萬民
萬民就在你身邊!

耶穌說:「你們往普天下去,傳福音給萬民聽」(可16:15)萬民所代表的,不只是不同國家、民族;也是不同職業、生活模式的群體。萬民不只遠在天邊,也近在眼前:路邊店頭、小販攤商、美容理髮、餐飲業者、乃至於在虛擬世界中的宅、在網路上高談闊論的鄉民、甚至早起一同運動的夥伴、高爾夫果嶺上的球友、大型企業的經營者......。一種米養百種人中的「百種人」,指的就是一直都在我們身邊不遠的「萬民」。
當教會持續以地理區進行植堂,使福音的涵蓋面更寬的同時,我們也當進入「百種人」的多元群體中進行植堂,使福音涵蓋面更深更廣。那可能是下午才開始上班的夜貓族、在果嶺上運籌帷幄公司業務的世界、電腦雲端的虛擬世界,也可能就在教堂旁邊,卻從來無法配合常規聚會時間,而總是走不進教會的小店。這是回應「所以你們要『去』」的時刻!教會不再只是「讓人來」的聚會,而要成為「進入」各種世界(普天下)傳福音,使萬民做主門徒(太28:19)的教會。因為無論生活在哪個「世界」中的人,都有權利聽見福音,也都需要福音。
寧法神學院的成立,就是要幫助教會,差派信徒領袖進入萬民,建立貼近萬民生活萬象的微教會。這不是把教會的優秀人才帶離教會,而是差遣教會的每一個門徒,回應大使命的呼召,進入萬民。這不是叫教會人才流失,而是呼召教會一同走入「擴張你帳幕之地,張大你居所的幔子,不要限止。」(賽54:2)的異象裡,不要停止!因此我們稱回應基督呼召,差遣人「出去」的母會,為提供支援與協助的「核心教會」,並將這些人出去之後所建造的微教會,為該核心教會的「延伸教會」。就像老底嘉教會在真理與資源上,能與「在寧法家中聚會的人」相互幫補一樣。
如何在多元萬象的「萬民」中,建立多元而萬象的教會?我們需要信徒領袖進入神所給他們的生活場域中,建立符合該場域特色,更貼近萬民實際生活景況與需要的微教會。因此寧法神學院的每個學生,除了311小時的課堂學習外,都需要同時完成120小時的「生活實踐」要求。其最終的目標,就是在自己生活的場域中植堂(微植堂),並為主建立教會(微教會)。
教會的散會比聚會更重要
寧法神學院榮譽校董 .夏忠堅牧師
榮譽校董夏忠堅牧師常說:「教會的散會比聚會更重要」,意思是說,教會應該重視信徒的生活,遠勝於常規的聚會;神學院也當如此。因此寧法神學院重視的「不只是課堂的學習,更是課後的學習」。因此寧法神學院每週上課時間,雖僅短短三小時,但學員下課後回到日常生活場域中,持續經歷、體驗學習,才是「在生活場域中,建造微教會」的關鍵。
以下為寧法神學院「生活實踐」相關規定)。
寧法神學院生活實踐實施要點 公告日期:2018/06/06(本院得依需要修改本要點,並另行公告)
一、 監督作業辦法之宗旨
為幫助學員於課程研修時期中,完成建立微教會之目標,特制定此作業辦法,以作為學員「生活實踐」之規範。
二、 生活實踐之實習目標
著重實踐神學之驗收與微教會之有效建立
1. 所有神學課程都將同步推出相對應之生活實踐作業。其內容與形式包含但不限於閱讀、作業、報告、筆記、具體行動、福音出擊、口頭報告、問題討論、見證分享等。
2. 生活實踐作業的完成進度皆需繳交給各上課點導師進行批改、評核或考評。
3. 本院最終將採納各上課點導師對該上課點學員之生活實踐考評結果,作為該員是否達到畢業標準之依據。
三、 課堂授課之實習目標
1. 學員須委身於團體學習,上課請假不得超過學院之規範。
2. 作業需於該課堂規範之時間內完成,並繳交給上課點導師。
3. 所有實踐成績,皆由導師評核為「合格」或「不合格」。
四、 導師的身分與職責
1. 導師是經寧法神院依照「上課點課程導師資格」標準審查合格之後,由寧法神學院託付其就近於該上課點,協助學院訓練學生之督導。
2. 導師需透過陪伴和參與,善盡其對學生之教訓、督責、使之歸正的工作。
3. 導師是寧法神學院教務處與實習中心聯絡的主要窗口。
4. 導師負責透過安裝於該上課點中之「寧法神學院課務系統」,取得每週課程內容,並於上課時間進行播放。
5. 導師負責為帶領學生討論、解答學生問題、考核學生學習狀況與實踐狀況之主要執行人。
五、 學員實習要求事項
1. 學員需按學院實習中心與課堂之要求,如期完成「生活實踐」目標,並交付導師查核、批改。
2. 若學員有取得導師評為「不合格」成績之生活實踐項目,則需在導師的要求下,再次完成該生活實踐項目,直到取得導師之「合格」評核為止。
六、 實習成績
1. 「生活實踐」的時數不得少於120小時,不需繳交學費。
2. 實習成績長期取得不及格,經導師協助後仍無改善,經導師報核院務會議評議後,得勒令休學或不授予任何學位證明。